距農業部出臺“零增長”的政策已有兩年,這兩年中,“增效減施”成為業內的熱詞。隨后,各類型的生物刺激素產品面世,更多有機肥、中微量元素等面世,但是總體來看,各肥種更多側重于“增效”,“減施”少。
近日,河北清苑縣大柳樹村的一間西瓜大棚聚集了許多村民。原來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高效緩釋復合肥料“大力丸”,在試驗示范基地所舉辦一場觀摩會。現場集結了30多位的西瓜種植戶共同見證了“大力丸”在西瓜上的表現: 葉片平展面大、青綠光澤、蔓藤粗壯不分叉、坐瓜率100%,而對照田坐瓜率只有30%-40%,營養生長表現上,明顯不及“大力丸”。
“大力丸”為馬來西亞全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效緩釋肥料,自2000年起生產至今,主攻熱帶大型果樹和經濟作物。2016年第一季度,在北京艾格魯進行小面積的田間試驗,2016年底正式引進中國。無論是在果樹還是大棚作物的試驗結果均證明,“大力丸”在省肥、省力和增效方面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。
“大力丸”優越的產品特性有幾方面決定:第一是“大力丸”的劑型。穴施型的錠粒狀肥料,為馬來西亞綠豐全自主研發、改良和量產。使用德國設備和模具機臺,所壓制的強度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硬度,但又不影響其在土壤中的分散和釋放性。以粒數為施肥計數單位,依不同樹齡每株果樹挖取3-4穴平均施入12-24粒(每粒16克),換算成果樹一年的肥料的需求量為200-384克,依不同配制方法,可保證60-120天不脫肥。在大棚蔬菜,更簡化至定植時埋入(須注意不得和根系直接接觸),在追肥期只需進行沖施,可供應全生長期肥料。肥料直接和根系作用,不隨土表流失或被無效固定,達到省工、環境友善、減量的三重目的。
第二是產品的核心技術。“大力丸”采用高規格PCT技術,將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以吸附方式固定在活化載體上,在土壤中進行滯留和釋放。養分以離子的形式存在,能高效又緩釋供應作物需求,減少作物因未吸收而導致的浪費。作為第三代緩控釋肥的先導性產品,“大力丸”有別于包衣性材料,其全分解性的成分,無包衣膜殘留的顧慮。
第三是活化載體具有高含量的硅元素。硅為繼大量元素之后最重要的元素,二氧化硅為改良土壤離子交換能力最佳素材。長期的不當施肥,在土壤團粒性消失的情況下,養分離子形成難溶或不可利用性的錯合物,不能被植物利用。土壤離子失去了緩沖能力,離子間除了相結合,也形成拮抗作用,尤其是中微量元素之間,相互牽制,使作物營養缺乏的判斷上更加復雜。“大力丸”除直接高效供應作物營養元素外,也兼具土壤改良功能,為根系營造有利的生長環境。
可見,“大力丸”能在從木本、藤本、草本等作物和各類型喬木、灌木、花木等都有令人滿意的成果,不外乎它為作物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生態,有利根系開展吸收,直接反饋在健壯的營養生長,從而進入穩定的花果期。在難以預判的氣候環境和愈發困難管理的土壤及勞力成本背景下,“大力丸”的功能性恰恰也為講求減肥增效的我國農業帶來了良好的轉型契機。